綠電革命 × 公民起義
”為人類提供永不枯竭的能源“
-尼古拉·特斯拉

電力怎麼來,決定我們的未來去向!

2020年,台灣來到了決定未來的十字路口。

台灣人每天所排放的溫室氣體高達12.56公噸,
長年高居工業化國家的前十名。
大量的溫室氣體排放所造成的溫室效應,
導致氣候變遷與極端天氣事件威脅著這座島上的每一個人。

今天,你/妳,可以成為這個改變!
加入綠電倡議串連

能源大補帖

台灣電力市場概述

台灣的當今的電力是由 85 %的火力發電所組成。核能發電占比約為10 %,剩下的則由再生能源組成。
電力結構並不是恆常不變,而是隨每個時代發展和科技而改變,台灣電力系統的發展可追溯到日治時期,當時的係由燃煤與水利發電為主。
隨著二戰結束,國民政府接管台灣。台電秉持著電力是生活必需品,人人有權享有、以及供應各項工業發展的需要,讓臺灣的供電普及率高達97%,傲視全球。
台灣在2016年啟動了變革式的「能源轉型」政策,計畫在2025年之前調整成再生能源發電20%、燃煤發電30%、燃氣發電50%的電力結構。2017年《電業法》做了一次大幅度的修正,開放台電以外的售電資格,陽光伏特家也有幸成為第一家取得售電執照的再生能源售電業。
閱讀全文

綠電為什麼綠

再生能源,又稱可再生能源,是一種透過大自然既有的運作,經過不同的方式截取其中的能量,並轉化成可以使用的電力。
常見的再生能源包含太陽能發電、風力發電、水力發電、地熱發電、生質能發電與潮汐發電。風能推動風力發電機的葉片而產生電能;地下水因地熱而變得高溫高壓,經引導後推動地面上的渦輪發電機。唯獨太陽能比較特別,是利用矽半導體的特性,接收了光能的矽半導體能階會分裂、產生電位差,進而形成光電流而有發電的效果。
閱讀全文

電能轉供

電能轉供源自於2017年營業法修正後,而產生的新型態電力交易模式。
“假設你在台北存了1000元到ATM當中,然後跑到高雄去再另外一台ATM把這1000元提領出來,這兩張1000元並不是同一張,但是都是屬於你的錢。”

過去台灣的電力供需都是台灣電力公司,統一統籌分配。
在電業法修法以後,再生能源發電廠可以直接與終端用戶簽訂雙邊的購售電合約,而不必由台電做統一的收購與銷售,進而提升電力買賣市場的彈性與多元。
閱讀全文

氣候變遷

氣候變遷泛指人類行為所造成的大氣結構改變,以至於自然型態出現變化。
2020年北極紀錄到攝氏38度的破紀錄高溫,台北也測得了39.7度的歷史新高。
台灣在2017年的人均碳排放量是12.56公噸,在工業化國家中排行第八。
其中我國電力碳排放佔了總體碳排放量的46%,而目前台灣的電力來源再生能源占比不到5% ,更是我們需要積極努力的地方。
當氣候變遷成為新常態,極端天氣事件會越發頻繁,更強的颱風、更頻繁的超高溫、更多強降雨和乾旱的出現。世界銀行估計,在2050年以前,因為氣候變遷而受災的氣候難民人數會增加到1.4億。
閱讀全文

加入綠電倡議串連

我們想要募集更多關心社會創新轉型的夥伴,一起倡議電力選擇權,讓更多關心環境的群眾一起參與並見證這個革新的時代。

發揮想像力、告訴我們你對於台灣未來電力的想像及期待!
加入綠電倡議串連
to be continued...